轉載自中華桃園明勝經推廣學會
20060824苗栗看守所演講摘要
一、念經為何能除懺救贖
1.能「思過」、「明心」
2.能發大悲心
3.能開大願力
4.能啟大智慧
5.能行大信行
二、如何念經除懺
1.戒:護持經典時除了應該守五戒,脾氣、性情更應柔軟,佈施應更圓滿。
2.信:相信經典所言,但這不是迷信,而是願意去聞、思、修。
3.慧:領悟經典的義理,因而打開我們的智慧。
4.修:透過持續的念誦領悟,將義理深化、內化到我們的思想裡。
5.定:透過心無旁鶩的念誦,讓自己排除外界干擾、收攝雜念,達到定的效果。
6.行:將經中所記載的義理在日常生活中實踐。
7.護:保護經典,並且願意廣為推行、印刷、發行,使經典永遠流傳。
8.持:願意向別人宣說經典義理,使自己和別人都能秉持義理而行。
9.迴:迴向給冤親債主十方眾生。
10.度:以經典所記載方法、義理救護眾生
三、唸誦「桃園明聖經」的意義、利益
1.五倫、八德:明確、正確的心念、行為指導
2.一念三千、一心十界:感應善道
3.行為改變:行善道
四、植善根造善業(現代八德)
1.孝:黃巾作亂,懇求雙親准其投效義軍(小孝能養、大孝能揚)
2.悌:桃園結義,友愛兄弟,至死不渝(家和萬事興)
3.忠:不事二主,麥城失利視死如歸(報效國家、造福人民)
4.信:單刀赴會建立大信,不因危難而退縮(同前)
5.禮:保護兄嫂,秉燭達旦覽《春秋》(同前)
6.義:過五關斬六將,千里尋兄(同前)
7.廉:堅定操守,不取曹操餽贈財寶(君子求才取之有道、有好名聲)
8.恥:羞惡勇氣,刮骨去毒,飲酒下棋談笑自若(知錯、能改、勇氣
1.孝:孝者敬順長輩
十七歲的時候,娶了聖后﹝胡氏﹞,而且生了三個孩子長平、次興、三索。當黃巾賊張角作亂之時,關公就請求父母親離鄉投效軍旅,保衛國家。
2.悌:悌者友愛兄長
二十五歲的時候,關公與張飛、劉備桃園三結義,立下了要一起上報國家、下安百姓的誓言。因破黃巾賊有功,劉備獲升安喜縣令,到任之後,三個兄弟同桌吃飯、同床睡覺;當劉備還在處理公事時,關公與張飛則會陪在他身邊不說累。
3.忠:忠者盡己之心
關聖帝君扶漢興劉,忠臣不事二主,避退麥城(今湖北當陽縣)時,腹背受敵,終為東吳呂蒙的伏兵所襲。孫權屢屢勸降, 關聖帝君與關聖太子平堅持「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,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」的決心,視死如歸,遂在臨沮(今湖北遠安縣)昇天。
4.信:信者誠實不欺
五十五歲時, 關聖帝君領命取長沙,與老將黃忠對仗。黃忠馬失前蹄被掀倒在地, 關聖帝君絕不趁人之危,反而喝道快快去換馬來再分勝負,真是光明正大,亙古英雄難以比並。長沙守將魏延弒太守韓玄開城門投降時, 關聖帝君且引領劉先主備入城親訪黃忠,黃忠於是歸順。
5.禮:禮者節制和諧
四十一歲時,與曹操戰於下邳,為曹所困,關公為了保護兩位皇嫂暫寄曹營,關公請皇嫂居住在內院,而自己就住在外院。曹操為了亂,張遼黑夜蠟燭,關公破壁斥責遼不德,並在室外拿著蠟燭閱讀﹝春秋﹞一夜。
6.義:義者正當合宜
關聖帝君暫寄曹營時,即表白降漢不降曹,忠臣不事二主,一旦有兄長消息,不管千里萬里必定辭別投奔,以示不忘故主、明來明去的義氣。期間,發生幾則情義兼備的事蹟,如罩舊袍、贈赤免馬、挂印封金等事蹟。 關聖帝君過五關斬六將,千里尋兄時,於古城遇張桓侯飛,桓侯怒責以忠臣寧死不屈,大丈夫豈能事二主? 關聖帝君幾經解釋,桓侯皆聽不入耳,適逢曹將蔡陽前來叫陣,於是斬蔡陽以明志。此時劉先主備亦前來會合,兄弟三人終於再度聚首。
7.廉:廉者堅定操守
五十一歲時,即表白降漢不降曹,忠臣不事二主,一旦有兄長消息,不管千里萬里必定辭別投奔,以示不忘故主、明來明去的義氣。期間,發生幾則情義兼備的事蹟,如罩舊袍、贈赤免馬、挂印封金等事蹟。 關聖帝君過五關斬六將,千里尋兄時,於古城遇張桓侯飛,桓侯怒責以忠臣寧死不屈,大丈夫豈能事二主? 關聖帝君幾經解釋,桓侯皆聽不入耳,適逢曹將蔡陽前來叫陣,於是斬蔡陽以明志。此時劉先主備亦前來會合,兄弟三人終於再度聚首。
8.恥:恥者羞惡勇氣
六十歲時, 關聖帝君領兵攻打樊城,曹仁在敵樓上見 關聖帝君僅身披掩心甲,於是速招五百弓弩手一齊放箭。 關聖帝君急勒馬回營時,右臂中箭翻身落馬。關聖太子平一陣殺回,始得救父歸營。 關聖帝君拔出臂箭時,發現箭頭有毒,毒深入骨。名醫華佗大夫聞知英雄中毒箭,不請自來醫治。刮骨去毒時, 關聖帝君飲酒下棋談笑自若,後世欽為神勇。